健康促进
科普知识丨别再谈“艾”色变!一文读懂艾滋病,科学认知,消除恐惧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个“捣乱分子”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专门挑人体免疫系统里的CD4+T淋巴细胞“下手”,随着这些细胞被大量破坏,身体的免疫力越来越差,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就会趁虚而入 ,让健康亮起红灯。
艾滋病咋传播?避开这三条“路”
性传播:最主要的“危险通道”
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双性之间,只要有无保护的性接触,都可能因细微的黏膜破损,让HIV有机可乘 。它就像个偷偷摸摸的“小偷”,趁你不注意就溜进身体。
母婴传播:妈妈和宝宝间的潜在危机
感染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病毒会传给胎儿或婴儿 。不过别慌,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能大大降低风险,给宝宝一个健康的开始。
血液传播:藏在血液里的“定时炸弹”
静脉药瘾者共用受污染且未消毒的针头、注射器,或者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制品 ,都可能让病毒进入身体。日常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远离这些潜在危险。
但也别太紧张,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食物、饮水传播,日常和患者礼节性亲吻、拥抱、一起吃饭、共用马桶等,都不会被传染,蚊虫叮咬也不用担心,它没那么容易“找上门”。
从感染到发病,艾滋病都经历了啥?
急性感染期:像感冒又不是感冒
高危行为后若不幸感染,2-4周左右可能进入急性感染期,这时可能出现发热、咽痛、乏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 ,不过这些症状通常1-3周后就自行缓解了,但病毒已经开始在体内“捣乱”。
无症状潜伏期:最危险的“平静期”
急性期过后,便进入潜伏期,这个阶段平均持续7-8年,长的可达10年。期间可能没什么明显症状,和正常人一样 ,但病毒在体内偷偷大量复制,具有传染性,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艾滋病发病期:免疫系统的“大崩溃”
当免疫系统被破坏得很严重时,就进入了艾滋病发病期,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找上门,像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卡波西肉瘤等 ,病情十分凶险,身体的防线彻底被攻破。
得了艾滋病就没救了?医学带来新希望
虽然目前艾滋病还无法完全治愈,但联合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鸡尾酒疗法”,能有效抑制HI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帮助免疫系统慢慢恢复 ,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就像给身体注入了“强心针”。
另外,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越快越好)服用阻断药 ,有希望阻止HIV感染,2小时内服用阻断效果最佳 ,这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参考内容: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2.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23年全球艾滋病防治报告》[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