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题
世界心脏日|身上这10处疼痛别硬抗 可能是心肌梗死在“报警”
2025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主题为“律动不息”,旨在唤起社会大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强调心脏健康需要持续地关注与呵护,鼓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关注心脏健康,共建美好生活。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来得快、后果重稍有疏忽就可能出大事。
一、胸口、心前区疼痛:典型信号别忽视
最常见的就是胸骨后或心前区有“压榨感”的疼痛,像有块石头压着,还可能浑身冒冷汗、心里发慌,甚至觉得“要完了”,这时别想着歇会儿就好,要立刻警惕起来。
二、左肩、左臂疼痛:别当成“肩周炎”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痛靶点”,有时疼会串到左胳膊、左腋下,尤其还会伴有胸闷、喘气费劲,可别误以为是劳累或是肩周炎,先想一想是不是心脏问题。
三、脖子、胸骨附近疼痛:中年人要多留意
脖子到胸口正中或是偏侧的位置,要是一阵一阵的胀闷痛,还觉得胸口发紧,甚至疼到肩膀胳膊,中老年人可得警惕,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信号。
四、腰、背、肩膀疼痛:别只想着是“累着了”
要是突然腰、背、肩膀一起痛,而且是放射性的疼痛,别光想着按摩、贴膏药,需结合有没有其他不舒服,比如胸闷,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
五、胃痛:出虚汗、呕吐要警惕
很多人会把心肌梗死的疼痛当成“胃痛”,如果出现冒冷汗、想吐,甚至出现晕厥,赶紧查心脏!
六、喉咙疼痛:找不到原因要小心
喉咙疼痛是放射性疼痛,当心肌缺血、缺氧时,疼痛会传到喉咙,同时伴有胸闷、出汗、恶心,别只看嗓子,还需要看看心脏。
七、下颌痛、牙痛,走路痛更要注意
有时心肌梗死会出现下颌疼痛、牙齿疼痛,尤其是一动就疼痛,如走路就痛,坐着就不痛,并伴有头晕、冒冷汗,这可不是普通牙痛,可能是心肌梗死在“搞鬼”。
八、偏头痛:别只怪“没休息好”
心肌梗死前血管痉挛,可能会连带脑血管痉挛,引发偏头痛,要是突然偏头痛,没其他诱因,别以为没睡好,结合身体其他反应看看是不是心脏问题。
九、腹痛:突然出现要小心
腹部突然出现疼痛,还有胸闷、憋气及出汗,别以为是“拉伤”,赶紧警惕是不是心肌梗死。
十、不痛但不舒服:这些人要注意
有些心肌梗死患者压根不会出现疼痛,如糖尿病患者、有脑血管病的患者,可能只觉得胸闷、上腹部堵得慌、恶心、憋气,很容易被漏诊,家人和自己要多留意。
关键提醒
硝酸甘油这么用才对。
硝酸甘油的正确方法是舌下含服,不要吞服。舌下血管多,药能快速吸收起效,含服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烧灼感,大多数患者会很快消失。
含1片后等待2~3分钟,要是胸痛不缓解,间隔5分钟可再含1片,最多含3片。
症状仍不缓解,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