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狗体育官方

图片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技兴院 >>技术新看点

技术新看点

技术在线丨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助患者重获“心”生

字号: + - 14

1.jpg

  近日,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于波教授的带领下,刘爱军主任医疗团队成功为68岁的邓女士完成本溪市首例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不仅让邓女士恢复正常心跳,重拾运动生活,更标志着心脏起搏“无线化”革新在本溪山城迈出关键一步。

2.jpg

  心房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比传统起搏器减小93%,重量仅约2克,且没有传统起搏器的切口、囊带、导线,更贴合患者需求及安全性更高的诸多临床优势,能为患者带来更舒适的治疗体验。

  今年68岁的邓女士,被反复头晕乏力困扰整整10年,多次检查提示心率慢,医生建议做心脏起搏器治疗,却因热爱运动,特别喜欢跳民族舞,担心传统心脏起搏器导线受运动影响,迟迟未做手术。

  近期,邓女士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白天最慢为30次/分,伴有长达3秒的窦性停搏与阵发性房颤,遂前往我院心内科刘爱军主任门诊就诊。刘爱军主任详细了解邓女士的病情后,建议其需要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但是邓女士除了需要安装起搏器的需求外,还想在术后恢复原来的生活质量,坚持跳舞、运动等,并咨询了无导线起搏器的特点。

3.jpg

  刘爱军主任介绍,目前全球已累计超过10万例患者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2015年我国完成了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2019年12月,无导线起搏器获批在国内上市,用于临床。目前我国已植入1万例以上。我院心内科在2024年底首次开展了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患者术后随访起搏器工作良好,安装位置在右心室。

  邓女士是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心房起搏,不适合心室起搏,刘爱军主任结合患者的需求并根据疾病特点以心房起搏为主,请示我国著名的起搏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于波教授,认为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更适合患者。但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是我市首次开展,刘爱军主任将患者的情况及时汇报院领导及医务部,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团队迅速完成临时采购备案,为手术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手术当日,心内科刘爱军医疗团队全程仅耗时1小时10分钟便为邓女士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邓女士情况稳定,症状消失。

  术后次日,邓女士就能下床活动,复查结果显示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邓女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真的太感谢刘爱军主任和医护人员啦!我的头晕乏力症状也消失了,我又可以自由地运动、跳喜欢的民族舞啦……”

常规行起搏器程控参数良好

8.jpg

  本次为患者成功植入的心房主动固定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首款能够实现AAI(R)起搏模式的心房无导线心脏起搏系统,具有里程碑式的临床意义。在医学技术层面,该起搏器实现了关键突破:它打破了常规无导线起搏技术仅能应用于右心室的治疗局限,专门为房室及室内传导功能正常、但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兼具创新性与可升级性的无导线起搏治疗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