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
科普知识丨十一出游,安全先行:旅行意外防范内容要记牢
国庆长假来临,许多人已经安排好了出游行程,下面从急救工作者的视角,为大家提供一些旅游意外伤害防范措施与应对建议:
常见旅游意外伤害及应对措施
交通意外
防范要点:
提前检查车况,避免疲劳驾驶
全程系好安全带,儿童使用安全座椅
徒步游览时穿着鲜艳衣物,遵守交通规则
现场处置:
若遇交通事故,首先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检查意识、呼吸和出血情况。对明显骨折者切勿随意搬动,对大出血者立即用干净布料加压止血,同时让旁人立即拨打120求助。
跌撞伤与扭伤
防范要点:
山地游览时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的路段
穿着防滑舒适的鞋子
使用登山杖增加稳定性
现场处置:
扭伤后立即停止活动,采用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切忌立即揉搓或热敷,以免加重肿胀。若怀疑骨折,用硬板,如木板、杂志等固定伤处后就医。
烧烫伤
防范要点:
野外用火时清理周围易燃物
看管好儿童,远离火源和热液
现场处置:
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小心去除首饰和紧身衣物,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处。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以免导致感染和影响医生判断伤势。
动物咬伤
防范要点:
避免招惹野生动物
不随意触摸陌生宠物
现场处置: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深大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并就医。
食物中毒
防范要点:
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
食物彻底煮熟,海鲜尤其注意
勤洗手或携带免洗洗手液
现场处置: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保留样本供医生参考。轻微腹泻可多饮温水或口服补液盐,严重呕吐腹泻伴发热、脱水症状者需立即就医。
中暑
防范要点:
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戴遮阳帽、穿浅色透气衣物
现场处置: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用湿冷毛巾适度敷头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补充含盐饮料。意识不清者立即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01 出行前准备:你的急救包备齐了吗?
建议每个旅行团队至少配备一个急救包,内含:
各种尺寸的创可贴
无菌纱布和绷带
消毒用品,碘伏棉签、酒精片
弹性绷带,用于扭伤固定
止痛药、抗过敏药、止泻药
晕车药、防蚊虫用品
一次性手套、急救剪刀
急救手册(包含紧急联系电话)
02 理准备:遇事不慌是关键
遇到意外时,保持冷静比任何急救技术都重要。深呼吸,评估现场安全,先确保自身不会成为第二个伤员,然后按照“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施救。
十一假期应该是欢乐的时光,多一份准备就少一份风险。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旅途愉快,平安归来!
参考文献:急危重症护理学。第3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40-144.